- ·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05/29]
- ·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05/29]
- ·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05/29]
- ·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05/29]
- ·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05/29]
“二微一端”在中医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应用探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够保持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等。更多的病不是简单的化验、治疗就可以得到治愈,需要人们通过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够保持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等。更多的病不是简单的化验、治疗就可以得到治愈,需要人们通过调理身体来达到健康的目的。所以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中医院,不仅希望解决自己在西医方面遇到的难题,更希望能够通过中医保持健康的身体。在中医的治疗过程中,医生的判断尤其重要,中医强调的“望、闻、问、切”,都需要丰富经验的医生才能抓住病人身体问题的真正所在。中医生的培养过程耗期长,难度大,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及方法一直是中医培养的重难点。随着网络的发达,电子商务的应用越来越广,其中的微博、微信、客户端作为网络工具,不仅丰富了大家的生活,而且作为网络利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电子商务来完善工作。 1、中医教育教学方面面临的问题 相对中医来说,现代的教育体系更适合西医培养学生的医学思维,大班进行理论教学,小班在实验室验证理论,在实验室通过动物获取药物治疗数据,将数据应用到临床上得到药物治疗效果,同时西医进行精细的分科,但是中医讲究学生对人身体全面的考虑,需要学习的知识更多,更琐碎。基于此,可以看到中医在对学生的医学思维的培养中,古代做的最好。古代中医通过师徒制,师傅与徒弟天天在一起生活、工作来培养徒弟的医学思维。比如,古代师傅带着徒弟去找药是对徒弟进行药物的药性理解的思维培养,通过找药,不仅让徒弟认识不同药材的生长环境会对它的药性产生什么影响,进而影响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对病人用药的区别,而且认识到不同地区的人用什么药材效果更好等用药细节问题,细微的区别都会导致用药的差别,这也是中医对学生的医学思维的培养。 得益于国家的教育体系发展,每个人得到高等教育培养的机会大大增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地攀升,但老师的数量在短时间内不会增加,但是受制于现代教育体系的影响,我们对学生的培养模式是通过西医的培养模式进行的。采用了大班授课,小班实验的教学体系,西医本来就是一个在实验室产生的学科,所以这种培养学生医学思维的方法与西医不谋而合,但是中医是一个需要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更多的学科,目前的中医教育系统不能对学生的中医思维进行很好地培养。如何通过现代的科学技术,能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真传”,真正实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无缝隙,不受地点、时间限制的传递。 “二维一端”为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停留在手机上的时间越来越长,手机在不断的丰富、方便我们的生活。截止2015年9月30日,微博月活跃用户数(MAU)已经达到2.12亿人,较上年同期增长48%,其中9月份移动MAU在MAU总量中的占比为85%;9月的日均活跃用户数(DAU)达到1亿,较上年同期增长30%[1];截止2016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其中企业职员、自由职业者、学生、事业单位员工这四类占据了80%的用户,由此可见,学生已经在大部分的使用“二维一端”,可以通过构建“二维一端”平台,全方位、立体化、无时间、地点限制的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 2.“二微一端”在中医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思路 经过三个月的问卷调查,笔者对上海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四所学校386位同学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分为四个板块进行调研,分别是中医思维的认知、培养、培训以及考核。下面就几个重要的问题进行探讨,在“中医思维的认知”板块,最突出的问题有72.8%的学生不知道中医思维是什么,而21.9%的学生知道但是不了解,只有5.3%的学生表示对中医思维有一定的接触。 图1 中医思维的认知 在“中医思维的培养”板块中,有25%的学生觉得没有及时得到老师理论方面的解答;33.7%的学生表示上实验课的人太多,看不太清楚老师的手法操作细节,38%的学生认为没有在实验课上得到一对一的辅导;41.2%的学生希望能够在实践操作环节得到教师长时间的指导。 图2 中医思维的培养 在“中医思维的培训”板块中,95.2%的学生都选择没有明确的中医思维培训的课程或者活动,3.5%的学生认为在课程中有老师提及中医思维的概念,1.3%的学生接受过中医思维的培训,并且大部分的身份为研究生。 图3 中医思维的培训 在“中医思维的考核”的版块中,通过对这些学校教师的调查,几乎没有对学生中医思维培训非常明确的保障制度,有少部分教师也曾考虑过对学生中医思维的培养,但是相对的考核以及教师激励政策均无。所有的数据都表明,学生想得到教师在学业方面更多的亲身指导,而不是只是听一听理论,看老师演示一下实验,学生想更多的从不同角度去理解这个理论,尤其是同一个理论,在不同患者身上,怎么理解,怎么具体操作,希望得到“一手”资料。 这些问题,都是学生中医思维培养没有引起重视的原因,基于此,需要在借鉴古代师徒医术代代相传的基础上,来解决目前学生中医思维培养的空白。希望能够通过“二微一端”中医教育平台的建立,立体化、专业化的对学生的中医思维进行培训。这个平台的建立非常简单,需要学校花费心思去做,去维护。这里不仅需要有相对应的教师奖励机制来促进该平台的良性运转,也需要对学生的考核机制做出相对应的调整。 2.1 “传道”平台的构建 该平台的构建是为了解决教师“随时讲”、学生“随时看”,借助该平台来培养学生用中医思维来发现问题的功能。由学校建立微博号“河南中医药大学传道台”,学校专任教师负责征集教师文章,不对教师文章的长短,格式等做出要求,主要收集教师认为知识点需要再详细讲解的说明,或者是上课讲到的知识点在实践过程中怎么运用等与教学有关的小文章。老师可以将自己教学过程中的所思所想以短信、微信、截图等各种形式发给负责人,实现自己可以“随时讲”的想法。学校负责整理文章,挑选文章,发到微博上。学生可以直接通过手机、电脑等形式关注微博号,然后从中学习,实现“随时学”的想法。学生通过查看文章,对喜欢的文章进行点赞。学校通过不定期的举行各种活动,评选出来优秀的教师代表。 2.2 “授业”平台的构建 该平台的构建是为了解决教师“系统讲”、学生“系统学”,借助该平台来培养学生用中医思维分析问题的功能。由学校建立微信或者今日头条公众号“河南中医药大学授业台”,来解决学生知识点的“精度”领悟不到的问题。通过开设类似的公众号,鼓励教师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思想作为一个系列文章出品。通过做出系列的知识点文章,让学生在同一个问题的理解上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上来理解。 2.3 “解惑”平台的构建 该平台的构建主要是为了解决学生“有疑惑、随时问”,教师“看问题、随时解”,借助该平台来培养学生用中医思维来解决问题的功能。由学校组织班级建立班级群,教师群等,每个学期根据班级课表,拉教师进入班级群。每次上课后都有学生可以通过微信群向教师提问问题,请求教师为他答疑解惑。 3.“二微一端”在中医教育教学方面的应用探索 在实行“二维一端”带动学校教学质量的举措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授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古代的中医生最多只能带2、3个徒弟,是因为精力有限。但是现在借助“二维一端”,可以实现教师无形之中带多个学生的目的,可以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全部知识无缝的传授给更多的学生,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 3.1 实施过程 该平台在2016年上半年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的2014级中药制药本科班、2015级制药工程本科班二个班进行实施,由临床的8名教师组成一个学生中医思维培养测试组,一名计算机教师专门负责维护平台的启动、正常运转,该活动同时在微博、微信和今日头条上举办。 在微博上举办了“我来讲”,分别向8名教师征集了138篇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如何使用中医,内容包含图片、录音、视频、文字等各种形式,通过该活动,85.1%的学生觉得有点明白中医到底是怎么运用的,通过该活动,评选出来学生最喜欢的文章,分别给予学生最喜欢文章的教师和发表文章最多的教师进行奖励。 在今日头条公众号上举办“我来说”,共征集到8名教师5个系列的16篇文章,其中的“中草药分类我来说”系列,共5篇文章分别从不同中草药渊源,分类说明,选取一味药材在生活中使用、药性、运用等方面来引导学生对中草药分类的理解,学生通过系列的文章对同一个问题有一个更好的理解。 微信上举办“我明白了”等活动,建立一个微信群,8名授课教师以及学生都加入进去,学生就自己课程上知识在生活中运用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均可在该群中@某位教师进行提问,教师一有空闲时间就学生提问的问题进行解答。这种教学手段的补充不限制时间、地点,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3.2 实施的显著效果 通过在2个班级一个学期的系列活动的举行,经过后期的调查问卷,84.6%的学生表示对该课程的知识点有更深刻的认知,尤其明显的是52.7%的学生利用课程的知识来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93%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更深入的了解,认为自己更喜欢本专业。该专业发展12名有潜力的学生到专业实验室学习,老师们的工作也得到了学校的认可,并给出相应的奖励。发现只要前期宣传、激励机制到位,老师愿意将自己的时间投入一部分到这个活动中,学生对课本上的知识理解的更到位。在学期末的时候,能够对知识点融会贯通,有自己的见解。 4、结论 越来越多的行业搭载上“互联网+”这个国际快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中医作为有中国五千年历史的国粹,更应该日新月异。希望借助电子商务中“二维一端”能多角度,立体化的复原培养中医人才古代“师徒”之间无缝传授的方式,为中医药队伍建设添砖加瓦。本文研究的培养中医人才的方式希望也能被其他的专业领域所使用,共同提高人才建设的质量。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够保持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等。更多的病不是简单的化验、治疗就可以得到治愈,需要人们通过调理身体来达到健康的目的。所以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中医院,不仅希望解决自己在西医方面遇到的难题,更希望能够通过中医保持健康的身体。在中医的治疗过程中,医生的判断尤其重要,中医强调的“望、闻、问、切”,都需要丰富经验的医生才能抓住病人身体问题的真正所在。中医生的培养过程耗期长,难度大,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及方法一直是中医培养的重难点。随着网络的发达,电子商务的应用越来越广,其中的微博、微信、客户端作为网络工具,不仅丰富了大家的生活,而且作为网络利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电子商务来完善工作。 1、中医教育教学方面面临的问题 相对中医来说,现代的教育体系更适合西医培养学生的医学思维,大班进行理论教学,小班在实验室验证理论,在实验室通过动物获取药物治疗数据,将数据应用到临床上得到药物治疗效果,同时西医进行精细的分科,但是中医讲究学生对人身体全面的考虑,需要学习的知识更多,更琐碎。基于此,可以看到中医在对学生的医学思维的培养中,古代做的最好。古代中医通过师徒制,师傅与徒弟天天在一起生活、工作来培养徒弟的医学思维。比如,古代师傅带着徒弟去找药是对徒弟进行药物的药性理解的思维培养,通过找药,不仅让徒弟认识不同药材的生长环境会对它的药性产生什么影响,进而影响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对病人用药的区别,而且认识到不同地区的人用什么药材效果更好等用药细节问题,细微的区别都会导致用药的差别,这也是中医对学生的医学思维的培养。 得益于国家的教育体系发展,每个人得到高等教育培养的机会大大增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地攀升,但老师的数量在短时间内不会增加,但是受制于现代教育体系的影响,我们对学生的培养模式是通过西医的培养模式进行的。采用了大班授课,小班实验的教学体系,西医本来就是一个在实验室产生的学科,所以这种培养学生医学思维的方法与西医不谋而合,但是中医是一个需要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更多的学科,目前的中医教育系统不能对学生的中医思维进行很好地培养。如何通过现代的科学技术,能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真传”,真正实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无缝隙,不受地点、时间限制的传递。 “二维一端”为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停留在手机上的时间越来越长,手机在不断的丰富、方便我们的生活。截止2015年9月30日,微博月活跃用户数(MAU)已经达到2.12亿人,较上年同期增长48%,其中9月份移动MAU在MAU总量中的占比为85%;9月的日均活跃用户数(DAU)达到1亿,较上年同期增长30%[1];截止2016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其中企业职员、自由职业者、学生、事业单位员工这四类占据了80%的用户,由此可见,学生已经在大部分的使用“二维一端”,可以通过构建“二维一端”平台,全方位、立体化、无时间、地点限制的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 2.“二微一端”在中医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思路 经过三个月的问卷调查,笔者对上海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四所学校386位同学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分为四个板块进行调研,分别是中医思维的认知、培养、培训以及考核。下面就几个重要的问题进行探讨,在“中医思维的认知”板块,最突出的问题有72.8%的学生不知道中医思维是什么,而21.9%的学生知道但是不了解,只有5.3%的学生表示对中医思维有一定的接触。 图1 中医思维的认知 在“中医思维的培养”板块中,有25%的学生觉得没有及时得到老师理论方面的解答;33.7%的学生表示上实验课的人太多,看不太清楚老师的手法操作细节,38%的学生认为没有在实验课上得到一对一的辅导;41.2%的学生希望能够在实践操作环节得到教师长时间的指导。 图2 中医思维的培养 在“中医思维的培训”板块中,95.2%的学生都选择没有明确的中医思维培训的课程或者活动,3.5%的学生认为在课程中有老师提及中医思维的概念,1.3%的学生接受过中医思维的培训,并且大部分的身份为研究生。 图3 中医思维的培训 在“中医思维的考核”的版块中,通过对这些学校教师的调查,几乎没有对学生中医思维培训非常明确的保障制度,有少部分教师也曾考虑过对学生中医思维的培养,但是相对的考核以及教师激励政策均无。所有的数据都表明,学生想得到教师在学业方面更多的亲身指导,而不是只是听一听理论,看老师演示一下实验,学生想更多的从不同角度去理解这个理论,尤其是同一个理论,在不同患者身上,怎么理解,怎么具体操作,希望得到“一手”资料。 这些问题,都是学生中医思维培养没有引起重视的原因,基于此,需要在借鉴古代师徒医术代代相传的基础上,来解决目前学生中医思维培养的空白。希望能够通过“二微一端”中医教育平台的建立,立体化、专业化的对学生的中医思维进行培训。这个平台的建立非常简单,需要学校花费心思去做,去维护。这里不仅需要有相对应的教师奖励机制来促进该平台的良性运转,也需要对学生的考核机制做出相对应的调整。 2.1 “传道”平台的构建 该平台的构建是为了解决教师“随时讲”、学生“随时看”,借助该平台来培养学生用中医思维来发现问题的功能。由学校建立微博号“河南中医药大学传道台”,学校专任教师负责征集教师文章,不对教师文章的长短,格式等做出要求,主要收集教师认为知识点需要再详细讲解的说明,或者是上课讲到的知识点在实践过程中怎么运用等与教学有关的小文章。老师可以将自己教学过程中的所思所想以短信、微信、截图等各种形式发给负责人,实现自己可以“随时讲”的想法。学校负责整理文章,挑选文章,发到微博上。学生可以直接通过手机、电脑等形式关注微博号,然后从中学习,实现“随时学”的想法。学生通过查看文章,对喜欢的文章进行点赞。学校通过不定期的举行各种活动,评选出来优秀的教师代表。 2.2 “授业”平台的构建 该平台的构建是为了解决教师“系统讲”、学生“系统学”,借助该平台来培养学生用中医思维分析问题的功能。由学校建立微信或者今日头条公众号“河南中医药大学授业台”,来解决学生知识点的“精度”领悟不到的问题。通过开设类似的公众号,鼓励教师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思想作为一个系列文章出品。通过做出系列的知识点文章,让学生在同一个问题的理解上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上来理解。 2.3 “解惑”平台的构建 该平台的构建主要是为了解决学生“有疑惑、随时问”,教师“看问题、随时解”,借助该平台来培养学生用中医思维来解决问题的功能。由学校组织班级建立班级群,教师群等,每个学期根据班级课表,拉教师进入班级群。每次上课后都有学生可以通过微信群向教师提问问题,请求教师为他答疑解惑。 3.“二微一端”在中医教育教学方面的应用探索 在实行“二维一端”带动学校教学质量的举措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授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古代的中医生最多只能带2、3个徒弟,是因为精力有限。但是现在借助“二维一端”,可以实现教师无形之中带多个学生的目的,可以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全部知识无缝的传授给更多的学生,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 3.1 实施过程 该平台在2016年上半年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的2014级中药制药本科班、2015级制药工程本科班二个班进行实施,由临床的8名教师组成一个学生中医思维培养测试组,一名计算机教师专门负责维护平台的启动、正常运转,该活动同时在微博、微信和今日头条上举办。 在微博上举办了“我来讲”,分别向8名教师征集了138篇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如何使用中医,内容包含图片、录音、视频、文字等各种形式,通过该活动,85.1%的学生觉得有点明白中医到底是怎么运用的,通过该活动,评选出来学生最喜欢的文章,分别给予学生最喜欢文章的教师和发表文章最多的教师进行奖励。 在今日头条公众号上举办“我来说”,共征集到8名教师5个系列的16篇文章,其中的“中草药分类我来说”系列,共5篇文章分别从不同中草药渊源,分类说明,选取一味药材在生活中使用、药性、运用等方面来引导学生对中草药分类的理解,学生通过系列的文章对同一个问题有一个更好的理解。 微信上举办“我明白了”等活动,建立一个微信群,8名授课教师以及学生都加入进去,学生就自己课程上知识在生活中运用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均可在该群中@某位教师进行提问,教师一有空闲时间就学生提问的问题进行解答。这种教学手段的补充不限制时间、地点,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3.2 实施的显著效果 通过在2个班级一个学期的系列活动的举行,经过后期的调查问卷,84.6%的学生表示对该课程的知识点有更深刻的认知,尤其明显的是52.7%的学生利用课程的知识来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93%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更深入的了解,认为自己更喜欢本专业。该专业发展12名有潜力的学生到专业实验室学习,老师们的工作也得到了学校的认可,并给出相应的奖励。发现只要前期宣传、激励机制到位,老师愿意将自己的时间投入一部分到这个活动中,学生对课本上的知识理解的更到位。在学期末的时候,能够对知识点融会贯通,有自己的见解。 4、结论 越来越多的行业搭载上“互联网+”这个国际快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中医作为有中国五千年历史的国粹,更应该日新月异。希望借助电子商务中“二维一端”能多角度,立体化的复原培养中医人才古代“师徒”之间无缝传授的方式,为中医药队伍建设添砖加瓦。本文研究的培养中医人才的方式希望也能被其他的专业领域所使用,共同提高人才建设的质量。
文章来源:《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网址: http://www.xjysdbjb.cn/qikandaodu/2021/0127/1064.html
上一篇: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我的教育教学叙事报告
下一篇: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