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05/29]
- ·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05/29]
- ·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05/29]
- ·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05/29]
- ·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05/29]
高校通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饮食与养生》教授饮食养生的基础知识与实践方法,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兼顾我国在健康领域的国家战略、光辉成就和优秀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养生观、
《饮食与养生》教授饮食养生的基础知识与实践方法,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兼顾我国在健康领域的国家战略、光辉成就和优秀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养生观、食品安全观,为“快乐生活、健康人生”奠定知识基础。该课程已连续开设24个学期,学习人数达5000人次,教学反馈良好。
一、改革目标
如何有效提高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内容的质量?如何高质量开展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方法?如何有效评价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实施方案
1.梳理课程体系,提炼思政教育的切入点。明确课程育人目标,合理设计课程内容,完善教学大纲,健全课堂教学管理制度,形成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规范。
2.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思考活力。积极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发挥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3.创新考核模式,增加思政考核环节。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适当穿插课程思政内容,并通过提问、讨论、测试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
三、实施方法
1.教学方式。以雨课堂平台为主要载体,QQ群和微信群为补充。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发布预习内容,收集学生关心的问题。课堂教学阶段,教师结合授课进度情况适当穿插课程思政内容,引导学生讨论。
2.教学措施
(1)将核心价值观放在教学中引领[1]。关于饮食与养生,国内、国外的观念多种多样,一般人员难辨真伪优劣。课堂上,教师解读各类观念背后的精神实质,引导学生主动思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牢牢守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
(2)将国家战略放在教学中宣讲[2]。关心国家大事和时事政治,是对每一个人的基本要求。教师带领学生对“健康中国2030规划”等国家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内涵实质等进行深入解析,让学生深切体会成才、健康和职业道德之间的密切关系。
(3)将文化自信放在教学中渗透[3]。教师将中国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中,并与西方饮食文化对比讲解,帮助学生在跨文化学习中思正身正,培养和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4)将中国精神放在第二课堂中弘扬。鼓励学生课后深入社会实际,了解民族品牌、民族工业和民族科技,注重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有效衔接。通过一系列符合中国旋律的主题活动,让学生真正做到在饮食养生领域讲述中国故事,唱响中国旋律,弘扬中国精神。
3.考核措施。根据雨课堂平台记录,了解学生课程思政的参与情况,并记入平时成绩,课程期末考核时也适当纳入思政内容。
四、效果评价
1.学生主动意识增强。通过改变考评方式,促使学生自觉参与到课堂思政教学的各个环节,让那些认为“课程思政不重要”“课程思政是走形式”等错误的思想行为失去存在基础,改变了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
2.学生学习效果提升。通过课前学习,学生对课程思政内容有了初步了解。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参与讨论、观摩同学表现、聆听教师点评和讲解,往往能够掌握主要内容。学生通过课后反馈与互动,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3.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我们结合典型案例,使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健康行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饮食养生文化,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文素养和认知能力,提升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1)在“关于疾病的认知”教学中,我们结合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各类疾病影响因素的内涵,真正做到身体、心理和认知健康,树立科学的批判精神,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树立文化自信。
(2)在“关于合理膳食的认知”教学中,我们结合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和中国精神,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各类合理膳食观点的真实意义,理解科学饮食的内涵,正确认识当前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和我国食品领域取得的科技进步,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弘扬中国精神。
(3)在“关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的认知”教学中,我们结合国家战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疾病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去伪存真,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弘扬中国精神。
4.教师责任意识增强
对于课程思政的教师来说,要取得知识传授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平衡,既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还要课前充分准备,精心提炼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交流明显增多,教师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
文章来源:《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网址: http://www.xjysdbjb.cn/qikandaodu/2021/0212/1098.html
上一篇: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
下一篇:关于网络背景下党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思考